
資訊分類
新聞中心
/NEWS
詳情

在第三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暨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上,我國首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填補國內空白的微小型AUV——TH-B050R水下無人自主航行器亮相,引起業界高度關注。記者西安天和防務技術有限公司的展區了解到,該公司在水下無人自主航行器及智能水下探測方面成功突破關鍵技術,擁有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程化產品,并首次形成了行業應用及產業化能力。
“研發微小型自主水下航行器并不容易,要克服種種困難和封鎖?!碧旌头绖兆庸疚靼蔡旌秃7乐悄芸萍加邢薰究偨浝黻惤ǚ灞硎?。2014年,參與失聯客機馬航MH370的水下搜索任務的“藍鰭金槍魚”,就屬于1.5噸級的中型自主水下航行器,由美國軍方提供給澳大利亞政府使用。微小型自主水下航行器技術,此前也一直被美國等少數國家掌握。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開始研究自主式水下航行器。但專家發現,要實現小型化、便攜式,卻是個技術難題,反而越小越難做?!笆芸臻g、重量的限制,同樣的功能要在小的空間、輕的重量下把它做出來,這在設計和制造方面都有難度,也沒有現成技術可參考?!?/div>
陳建峰告訴記者,這款產品除了體積小、重量輕之外,還要實現高精度的自主航行。公司先后突破多項關鍵技術,包括低成本耐壓殼體結構設計,高穩定、高可靠系統設計,高精度自適應定深控制、應急避險舵機控制、組合導航技術等。面對復雜的海底狀況,小小的航行器會隨著水底地形變化,自動調整航行路線,不僅能沉下去,不偏航,還能不丟失,收得回。
據了解,這款由天和海防研制的水下自主觀測平臺,采用便攜式設計,具備超深、超時停車、超出范圍報警、緊急情況拋載等安全功能,可應用于海洋水文氣象參數測量、淺海地形地貌勘測、淺海石油管線檢測以及江河湖泊、水庫、大壩水下勘察,填補我國在水下無人自主航行器科研、教學、培訓市場的空白。
天和海防主營軍民兩用海洋工程裝備,如水下機器人、船體清洗機器人、聲納設備、海洋觀測設備、海洋信息處理設備、水下聲光成像設備、水下安防系統及其它水下測量、勘察、探測設備的設計、開發、制造、銷售及售后服務,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目前,該公司“中國無影”系列產品已用于水下環境和資源監測。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